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习题及答案十三
21.【答案】A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辩证关系的把握。就二者的关系而言,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而理性认识则是感性认识的升华。所以本题选AD,至于其他选项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无关,所以不选。
22.【答案】A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真理的客观性的知识点。真理的客观性具有两重含义,一是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二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是客观的。在本题中,命题D是不对的,真理之为真理不是由大多数人认同的公共性所决定的。真理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讲的是真理的功能,所以不选C。
23.【答案】AC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主体在认识过程中的特点,具体是主体对客体的信息选择问题。主体在认识过程中对客体信息的选择,表现为主体以感觉器官为门户的生理系统所决定的选择。在此基础上,思维活动还要对信息进行自觉的、能动的选择。人的选择不是主观任意的,它既要受被反映客体的制约,也要受逻辑思维方式和方法的制约,还要受到人的感觉器官的制约。
24.【答案】AB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认识问题的理解。“熟知”即对事物的熟悉、了解,但并不意味着对其本质的正确把握。“真知”即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相当于理性认识阶段。A、B、C项都是可能的。D项不恰当。真知不一定首先是熟知。
25.【答案】AB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认识发展的过程,具体是考查理性认识到实践飞跃的意义。认识由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是比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更伟大的一次飞跃。而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之所以更重要,就在于通过这次飞跃,使理性认识接受实践的检验,发挥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使认识变成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并使认识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因此命题ABC均选。至于命题D不是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所能解决的,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事物主客观综合作用的结果,有着更深刻的原因。
26.【答案】BC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命题A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先验论是唯心主义的,因此不属于唯物主义。BCD命题都准确反映辩证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区别。
27.【答案】AC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认识的发展过程原理。选项ACD都是关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意义的正确表达。实践和认识的发展规律本身就包含着理性认识回到实践这一环节,所以不能改变实践和认识的发展规律,只是体现了实践和认识的发展规律,故而不选B。
28.【答案】B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实践与理论的关系问题。题干重在说明革命的理论与革命的运动的关系。由于革命的运动是人的高度自觉的运动,没有革命的理论的指导是产生不了的。但革命理论与革命运动的关系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因为理论包括革命的理论,从其产生的总根源来说,都是从实践中来的,是实践的理论总结。“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并没有否认理论与实践的根本观点,只是强调了革命理论与革命运动的辩证关系,所以不能认为这句话“颠倒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把理论当成实践的来源和动力”,“规定了理论对实践的决定意义”。所以本题选BC。
29.【答案】C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真理与谬误概念的正确理解。A命题的后半句话即“两者没有绝对的界限”是对的,但不能由此得出真理就是谬误,谬误就是真理的结论,所以命题A不选。命题C指出了真理转化为谬误的具体条件,与题意一致。命题D指出谬误转化为真理的条件,与题意相符。B命题是错误的,因为在同一范围内,对于同一问题的同一回答,不能既是真理又是谬误。真理的绝对性,在同一范围内真理就是真理,谬误就是谬误,二者不能转化,否则真理就没有绝对性了,所以命题B不选。依据上述分析,本题选CD。
30.【答案】ABC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关系。四个命题都指出了真理与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命题A指出真理和价值是人类活动的两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命题B指出真理和价值侧重点不同从而指向性的不同,命题C指出真理和价值的统一性,以及真理与价值的相互作用,命题D则是指出实践是真理和价值的检验标准,所以四个命题全选。
2025考研人数达388w,考研热度依旧火热!如何备战2026考研?哪个考研专业适合自己?在职考生如何备考?考研知识点繁多,择校困难大,和海天考研咨询老师聊一聊。网课面授多项选,专业辅导1对1,全年集训随时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