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六章习题及答案六

2012/8/13 10:20:09 来源: 海天考研
分享:

  一、选择题Ⅰ

  1.【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社会规律的特点,重点是考查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共同之处。两类规律的共同之处是客观性。这也是所有规律的共同特点。所以答案是A。选项BCD都是干扰项。

  2.【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类社会发展和更替的诸种社会动力。要求考生注意对社会发展的动力有准确的理解。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它的作用表现在量变和质变两种不同的状态中,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在质变的时候的一种形式。本题问的是“阶级社会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环节”,只能选A。改革是同一社会形态中的发展,不属于社会形态更替的,本题所以不选。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本题是问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环节,是一个直接的原因,而不是一个总原因,所以D也不选。

  3.【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是考查考生对英雄和人民群众的关系的理解。题干引文是来自马克思的原话。英雄人物和人民群众是对立统一关系。人民群众既是历史“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领袖等英雄人物也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本题要求考生理解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的关系。

  4.【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在当代社会,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同时代的,所以从生产力发展水平上看,不会有本质的区别。决定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不同制度和社会形态的根本区别的是生产关系,特别是生产关系中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关系。正是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私有制决定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而上层建筑是为生产关系服务的,所以本题选B。

  5.【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群众史观的正确理解。任何社会都是具体的历史的,都是有条件的,因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也是具体的,也是受历史条件制约的,永远不会有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不受历史条件的制约的情况,那等于是说,人民群众可以创造任何历史,这是不可理解的。所以本题选命题A。

  6.【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社会历史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的辩证关系。社会发展是社会规律与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一方面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社会规律是客观的,另一方面,社会是人的活动,社会历史是人创造的。这两个方面都是正确的,只有两个方面的统一才构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所以本题选命题C。AB夸大人的活动的作用,否认了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命题D认为人的活动都体现社会规律,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人的活动有体现社会规律的,有不体现甚至相反的,所以不能选D。

  7.【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改革的知识点。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坚持社会根本制度的前提下社会体制的根本性转变,是社会制度的深刻变革。改革不是社会形态和社会制度的质变,也不是解决所有矛盾的途径。所以命题B正确。命题A、C、D都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表述。

  8.【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的自觉活动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关系。社会发展规律存在并实现于人的自觉活动之中,但是人们又不能随心所欲地选择历史,人的自觉活动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认为历史发展的方向是由人自觉选定的观点,是夸大人的自觉活动,否定社会规律客观性的“唯意志论观点”(B项)。

  9.【答案】D

  【解题思路】该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科学技术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科学技术革命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但是它不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A项),也不能构成“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B项),它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D项)。A项“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一般指的是阶级斗争。C项是模糊不清的观点,B项是社会基本矛盾的作用。所以ABC项作为干扰项要排除。答案是D。

  10.【答案】D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革命与改革的知识点。社会改革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而不是根本质变;是一定的社会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而不是用一种社会制度取代另一种社会制度。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环节,是历史发展的火车头,是被压迫者的盛大节日。选项ABC是关于革命的理解。

  2025考研人数达388w,考研热度依旧火热!如何备战2026考研?哪个考研专业适合自己?在职考生如何备考?考研知识点繁多,择校困难大,和海天考研咨询老师聊一聊。网课面授多项选,专业辅导1对1全年集训随时学!

中间广告图.jpg

活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