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习题及答案六

2012/8/10 15:42:39 来源: 海天考研
分享:

  2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升华

  B.有限和无限的关系

  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D.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22.真理的客观性是指(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真理中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B.真理的内容是人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C.真理符合广大人民的共同利益

  D.真理具有大多数人所认同的公共性的内容

  23.主体在认识过程中,对客体信息的选择表现为(本题难度系数为065)()

  A.主体以感觉器官为门户的生理系统所决定的选择

  B.主体对客观对象的任意选择

  C.主体对信息的自觉选择

  D.主体对信息的能动选择

  24.根据认识的发展规律,在认识的“熟知”与“真知”问题上正确的观点有(本题难度系数为065)()

  A.熟知未必是真知

  B.熟知未必不能是真知

  C.真知可以源于熟知

  D.真知必定首先是熟知

  25.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使理性认识(本题难度系数为07)()

  A.变成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B.接受实践的检验并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C.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D.起改变事物发展总趋势的作用

  26.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有(本题难度系数为07)()

  A.前者是反映论,后者是先验论

  B.前者以社会实践为基础,后者则离开了社会实践

  C.前者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后者则是消极的被动的反映论

  D.前者认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首先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后者则否定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27.认识的发展的第二次飞跃是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重大意义在于(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检验和发展理性认识,发挥理性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B.改变实践和认识的发展规律

  C.变精神力量为物质力量,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D.提高实践活动的自觉性,推动实践的进一步发展

  28.“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种观点(本题难度系数为065)()

  A.颠倒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把理论当成实践的来源和动力

  B.肯定了理论应走在实践前面

  C.揭示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D.规定了理论对实践的决定意义

  29.“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能互相转化”,这说明(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真理就是谬误,谬误就是真理,两者没有绝对的界限

  B.真理与谬误在同一范围内可以互相转化

  C.真理超出自己适用的范围会转化为谬误

  D.谬误回归适合的范围会转化为真理

  30.真理和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表现为(本题难度系数为07)()

  A.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的认识、实践活动的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基本内容

  B.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条件性、统一性原则,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目的性、多样化原则

  C.真理与价值相互贯通,既互为前提又互相适用,在发展中二者相互引导,从价值走向真理,从真理走向价值

  D.实践是真理和价值共同的检验标准

  2025考研人数达388w,考研热度依旧火热!如何备战2026考研?哪个考研专业适合自己?在职考生如何备考?考研知识点繁多,择校困难大,和海天考研咨询老师聊一聊。网课面授多项选,专业辅导1对1全年集训随时学!

中间广告图.jpg

活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