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二章习题及答案6

2012/8/7 10:15:45 来源: 海天考研
分享:

  一、选择题Ⅰ

  1.【答案】B

  【解题思路】该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知识点。对于题干中的事实,考生不会不理解。但断定这一事实说明的哲学原理,如果考生没有真正理解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话,也有一定的难度。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几乎不会有考生选择A和C。选择D项的考生,多半是因为对列宁的“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可以创造客观世界”的误解和类推。实际上,只要考生对题干中的事实稍加分析就可明确了,工程设计图是通过施工这一条件而转化为“大厦”一物质现象的,而不是意识本身创造的物质(D项)。所以在B和D项中再排除D项,正确选择就只能是B。四个选项中,也只有B项是正确的表述。所以,从这方面也知道正确答案。

  2.【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的理解。该知识点是在考试中多次考到的知识点。本题中,命题ABD都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只有命题C表达了对运动与静止关系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解。

  3.【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意识能动性的理解。对本题的回答,首先要审清题目问的是什么。题目问的是“客观前提”。本题中各选项对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都有意义,但客观的、必须的前提是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因为没有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这一前提,就谈不上能够“正确”地去发挥意识能动作用,所以只选D。其他的选项也可以有作用,但不是客观前提。

  4.【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这是本章的基本知识点。唯心主义是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与运动割裂开来,所以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只有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地看待物质和运动、静止,所以选D。

  5.【答案】C

  【解题思路】此题是考查考生对人的意识的主体性的理解和掌握。人与动物不同,动物被动机械地反应外界,而人则是积极主动地感觉、反映外界事物,即人具有主体性。集中表现在,不同的主体对同一事物由于不同的目的,在观察、感觉、反映时指向是不同的,因此所获得的认识也是不同的。题干中马克思这段话就是说明了“人的感觉具有主体性”的特点(C项)。该题没有难点,只要明白题干这段话是正确的,就应该找到正确答案。题中的四个选项,其中A、B、D三项明显不合题意。

  6.【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意识的概念,具体是考查对意识的客观性和主观性的准确理解。题干是对“意识本质”基本内容的认定,命题C符合马克思主义对这一问题的表述。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意识的内容和源泉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所以答案是C。其他的选项都片面。

  7.【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劳动在人类社会产生和发展中的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自我意识、语言、思维、劳动都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但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是劳动,所以本题最佳选择是D。本题审题时要注意到“最根本的区别”。

  8.【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主体”和“客体”的认识,具体是考查客体的概念。客体不是客观世界,客体是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客观事物,是客观世界中的一部分;客体也不是主体创造出的对象。所以D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表述。

  9.【答案】B

  【解题思路】意识的本质有两个方面,一是人脑的机能,二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本题中命题A仅说了大脑的机能和属性,不全面,命题C是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观点。D也是不正确的。

  10.【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实践概念的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它既不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切自觉活动”(A项),也不是“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的精神活动”(C项),当然更不是动物式的“适应外界环境的本能活动”(D项)。

  11.【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物质特性的理解,以及对意识的来源和本质的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物质世界在类似感觉的特性基础上长期发展的产物。所以答案是D。

  2025考研人数达388w,考研热度依旧火热!如何备战2026考研?哪个考研专业适合自己?在职考生如何备考?考研知识点繁多,择校困难大,和海天考研咨询老师聊一聊。网课面授多项选,专业辅导1对1全年集训随时学!

中间广告图.jpg

活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