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史纲讲义:4.3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2
(三)大革命的准备与进行
1924年,工人运动开始复兴,农民运动也初步开展。国共合作创办黄埔陆军军官学校。
1925年5月,以五卅运动为起点,掀起了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高潮。
广东战争,征讨地方军阀陈炯明、邓本殷,统一并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
1925年7月1日,国民政府在广州建立。
1926年7月,以推翻北洋军阀统治为目标的北伐战争开始。北伐军迅速消灭直系吴佩孚和直系分离出来的孙传芳两大军阀主力,取得了北伐战争的重大胜利。
国民政府收回汉口、九江的英租界;上海工人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
大革命中的中国共产党
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政治口号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
中国共产党正是国共合作的倡导者和统一战线的组织者。
独立团在北伐中战功卓着,使第四军赢得“铁军”称号。
(四)大革命的失败及其经验教训
1927年,蒋介石集团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随后汪精卫集团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最终失败。
失败原因:
客观方面:是由于反革命力量的强大,资产阶级发生严重的动摇、统一战线出现剧烈的分化,蒋介石集团、汪精卫集团先后被帝国主义势力和地主阶级、买办资产阶级拉进反革命营垒里去了。
主观方面来说,是由于共产党的中央领导机关在大革命的后期犯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放弃了无产阶级对于农民群众、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武装力量的领导权。
意义:未来胜利的革命的一次伟大的演习。
2025考研人数达388w,考研热度依旧火热!如何备战2026考研?哪个考研专业适合自己?在职考生如何备考?考研知识点繁多,择校困难大,和海天考研咨询老师聊一聊。网课面授多项选,专业辅导1对1,全年集训随时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