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史纲讲义:4.1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2
(三)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第一,十月革命给中国的启示: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
第二,十月革命诞生的社会主义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并以新的平等的态度对待中国,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第三,十月革命中俄国工人、农民和士兵群众的胜利的事实,给予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推动他们去研究这个革命所遵循的主义。
中国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
1918年《法俄革命之比较观》,认定资本主义文明“当人盛极而衰之运”,“二十世纪初叶以后之文明,必将起绝大之变动”。
同年11月、12月《庶民的胜利》、《Bolshevism的胜利》指出十月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确信“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是国内第一次比较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对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和阶级斗争理论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这篇文章对马克思主义的介绍已经具有相当完整的形态。
(五四前,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只是李大钊这样个别的人物。)
(四)五四运动的发生和发展
五四运动的爆发的特点:
首先,是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壮大。
其次,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的潮流,为五四准备了最初的群众队伍和骨干力量。
再次,是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陈独秀说,十月革命以后,“中国人也受了两个教训:一是无论南北,凡军阀都不应当存在;一是人民有直接行动的希望。五四运动遂应运而生”。毛:俄罗斯以民众大联合打倒贵族、驱逐富人的事实,使“全世界为之震动”。革命浪潮风起云涌,“异军特起,更有中华长城渤海之间,发生了‘五四’运动”。
直接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过程:6月5日起,上海工人为声援学生先后自动举行罢工。随后扩展到了20多个省区。
6月10日,释放被捕学生,并宣布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
6月28日,中国政府代表也没有出席巴黎和约的签字仪式。
(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第一、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第二,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第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因次,五四运动成了中国革命新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
2025考研人数达388w,考研热度依旧火热!如何备战2026考研?哪个考研专业适合自己?在职考生如何备考?考研知识点繁多,择校困难大,和海天考研咨询老师聊一聊。网课面授多项选,专业辅导1对1,全年集训随时学!